同時特別強調「三重二不」,亦即重視學生「基本素養展現的核心能力」、「校內學習活動」以及「資料真實性及學生自主準備」,同時「不是系所列的所有項次都要具備」,也「不是以量取勝」。
心理學上而言,我的狀況十分有趣,對於無法讓傑出的德國權威觀察自己的狀況,我感到十分惋惜。由於這是非理性想法,使我質疑起自己所有感官的客觀性。
那是種幻聽現象,我覺得有某種帶著節奏感的聲音,似乎是狂野但美麗的吟唱聲或合唱聖歌,從完全隔音的U-29船殼外傳來。就連屋頂都看不見,儘管我往內走了一兩步,並拿了根棍子探測地面,卻不敢往深處走。但調查該處前,我又產生了第三種念頭。我肯定是在快到早上時睡著,燈光也開著,因為我昨天下午甦醒時,電池已經沒電了。我現在無法提及這點,只能對這個處於巔峰期的文化感到讚嘆,當時穴居原人還在歐洲遊蕩,尼羅河也在無人觀望的情況下流入海中。
接著,在電池耗盡所造成的黑暗中,我察覺到一股光芒,也似乎看到水中有某種磷光,從面對神殿的舷窗傳來。我得小心紀錄今天醒來的狀況,因為我感到精神相當不穩,也產生了諸多與現實混為一體的幻覺。西班牙網球名將納達爾(Rafael Nadal)於昨(30)日在澳洲網球公開賽,對上俄羅斯勁敵梅迪維夫(Daniil Medvedev,港譯「麥維迪夫」),雙方激戰戰5盤,最終納達爾以2比6、6比7(5比7)、6比4、6比4、7比5,奪得冠軍,拿下21座大滿貫金盃。
報導稱,細數納達爾生涯奪冠紀錄,其中法國網球公開賽13次。第5盤,梅德維夫首開局又被逼出破發,後來瓦解後,納達爾又再度將領先擴大到4比2,最終在第12局連續取得4分拿下勝利。他強調,未來納達爾將取得更多成就,此時此刻請盡情享受這個冠軍。納達爾奪第21座大滿貫寫新猷(聯合報)延伸閱讀: 第10座澳網冠軍夢碎。
美國網球公開賽4次,再加上澳網公開賽、溫布頓錦標賽,各自封王2次,一共21次大滿貫金盃。另外在女子網球上,則是以澳洲傳奇寇特(Margaret Court)擁有史上最多的24座大滿貫后冠。
他們各自保有20座大滿貫冠軍的紀錄,現在納達爾拿到21座大滿貫金盃,成為男子網球史上第1人。納達爾後來居上成功奪冠《聯合報》報導指出,首盤雙方陷入僵局,在1比2時梅迪維夫拿下連拿5局,取得首戰領先。永遠不要低估一個偉大的冠軍。」費德勒還表示,能跟納德爾在同一個年代競爭,感到光榮。
第2盤,納達爾雖然率先破發成功,但無法把握「盤末點」機會,讓比賽延長到搶7,最終讓梅迪維夫以7:6拿下第2盤,盤數2:0取得絕對領先我想這一刻,這位敘利亞人一定有所遺憾,這位台灣人看不懂她的詩作,內裡的綿綿情感,都只有流露在自己臉上的笑容。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。這不代表黃子華表演技巧比德國人出色,而是因為我在港長大,共鳴一定比後者大。
前者就是初到貴境,不會當地語言,但靠努力學習,基本溝通不會成問題,甚至很快可以用當地語言來工作和寫論文。居外的德國人,在一群外國人中講一個經典的德國笑話,全場卻鴉雀無聲,不是他外文不好,而是跨文化講故很多時只帶來一陣孤寂,如一片萬里無人的雪地。
想起剛來德國時,上司請我去他家中度節日,播了一部講述東德的喜劇給我看。然而自己最能表達的語言,伴侶卻聽不懂,總像有層隔膜。
嫁娶德國人的外國人,都會有這種孤寂感。但不能克服的,是母語可表達的情感,外語上沒有同樣傳神的字。我居德八年,你問我黃子華還是德文棟篤笑好看,我一定答你是前者。我的德文算不俗,還會繼續進步下去,但情感的流露,始終用母語最到位。要是連子女及其伴侶都不說互相的母語,兩家家長見面更要三重翻譯,就更隔絕了。他不時忍俊不禁,而我雖然大部分對白都聽懂,卻不覺特別好笑。
沒有在另一個國度住過,浸淫過那裡的文化,是不可能明白這些文化典故。自己身在德國,總會點德文,所以伴侶就算用德文講心事,也聽懂一二。
若是其他膚色的人,就未必好溝通了。責任編輯:Alex 核稿編輯:Alvin 【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】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,每週獨享編輯精選、時事精選、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。
蘇西也會惋惜自己讀不懂,不能更深入地分享字裡行間的情愁。在外地生活最遺憾的,是一些在母語中很有趣,或很感人的事物,無法與身邊人分享。
我也渴望可明白德國人更多,如同蘇西和敘利亞同事的一段交集,總渴望能發掘對方的心深處。還可留言與作者、記者、編輯討論文章內容。有時與伴侶一同看香港的電影,自己笑翻了,對方卻沉悶的陪笑。本來好笑的,他們會覺沉重。
這也是為何一些華人家長希望子女嫁娶華人,因為就算對方和其家人中文不好,至少都認識華人文化,可以跟自己溝通。沒有那時代生活過的經歷,很難找到共鳴。
這種無法與德國人分享的遺憾,也是我寫這個專頁的原因之一。他見我沒甚麼表情,就問我是不是覺得電影悶,我就說不是,我正在沉思情節而已。
其實這不是電影的問題,而是文化背景的不同。居德多年、與德國人結婚的台灣女子蘇西寫過,她公司有位敘利亞同事,一天興高采烈地拿著書跟她說,自己作的詩句獲得刊登。
用上自己最熟悉的文字,如同身體上最熟悉的部分,才能最行雲流水的表達自己。所以自己拚命的教子女母語,因為想到老年時獨在家中,想講的千言萬語,至少都有人聽懂。蘇西很替她高興,雖然她不會阿拉伯文,不明白內裡說甚麼,但看同事的表情,知道她一定很自豪。有時與德國人聊天,或是在研討會上發言,忽然想起《紅樓夢》裡一句精警的對白,《神鵰俠侶》一段扣人心弦的情節,卻無法翻譯出來,就算譯出大意,在場的人都沒有共鳴
有時與伴侶一同看香港的電影,自己笑翻了,對方卻沉悶的陪笑。我也渴望可明白德國人更多,如同蘇西和敘利亞同事的一段交集,總渴望能發掘對方的心深處。
責任編輯:Alex 核稿編輯:Alvin 【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】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,每週獨享編輯精選、時事精選、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。這不代表黃子華表演技巧比德國人出色,而是因為我在港長大,共鳴一定比後者大。
若是其他膚色的人,就未必好溝通了。蘇西也會惋惜自己讀不懂,不能更深入地分享字裡行間的情愁。